康众新闻 行业动态

抓住燃油车增量、布局新能源……2024年,40万修理厂还有哪些机会?

时间:2023-12-25   访问量:92


先来看看今年汽车后市场的两组数据:


一是今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时汽车后市场产值达1.2万亿,同比增长25%;

二是大部分车主超过8个月进行一次基础保养,平均一年不到1.5次;同时今年单车年均维保价值为2572元,相比2021年的2710元和2020年的2813元下降不少。

上下两组数据呈现出一个矛盾的现实:一方面,新车销量和汽车保有量再创新高,汽车后市场产值也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车主端表现出来的消费水平持续下滑,导致门店端的生意并未回暖。

在数据之外,根据市场反馈的情况,今年修理厂普遍遭遇过山车式的经营:1-2月迎来一波业务爆发,3月开始进入淡季并持续到9月中旬,9-10月中秋国庆前后稍有起色,11-12月则是直接入冬。

也难怪有不少门店老板发出这样的疑问:进厂台次断崖式下滑,客户都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汽车后市场竞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原有的基于燃油车维保业务的经营逻辑,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以新能源、新流量、新增量为代表的“三新”机会,将是2024年的三大锚点。

可以说,抓住燃油车的增量机会、布局新能源车的确定机会,是40万修理厂下一步生存的关键。


2023汽服业苦笑曲线和2024“三新机会”


汽车后市场曾经的微笑曲线,已经变成了如今的苦笑曲线。

曲线的两端,一端是平均车龄0-1年的新车,这部分以新能源车为主;另一端则是平均车龄超过6年、接近7年的老车,这部分以燃油车为主。

不过,在曲线的中间部分,聚集了大量的平均车龄3-5年的汽车,这些汽车在过保线左右徘徊,既没有新车的贴膜、轻改等洗美需求,也没有老车的底盘、整备等维修需求。

所以,2023年的汽车后市场,可以看到两大基础业务出现明显的下滑。

一是维保缩量,数据显示,门店的基础保养进厂台次占比基本上超过30%,仍是其主要业务,但是最近三年,基础保养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普遍超过8个月做一次保养,同时基础保养价格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维保缩量的主要原因在于,车主的行驶里程大幅下滑,已经下降到8000-10000公里/年;同时,车主的消费意愿也在下滑,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62%的车主消费需求并未提高,其中,34%的车主消费减少。

二是保险降本,这一趋势从2020年车险综改延续至今,伴随着今年一系列针对返佣返现的政策出台,情况变得愈发严峻,导致修理厂的车险佣金和事故车产值双双下滑。

保险事故车业务的话语权掌握在保险公司和主机厂-4S体系手中,毫无疑问,事故车业务是主机厂-4S店的强势领域,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他们肯定会将更多压力传导给下游的修理厂。

上面两个现象是传统燃油车业务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核心原因。

当然,也不能忽视行业最基本的供需关系。

目前汽车后市场产值以15%左右的年均复合率增长,但行业注册门店超过40万,加上未注册的可能在百万级别,仍然是一个供远大于求的过饱和状态。

并且,超过60%的市场份额还是掌握在4S体系手中,相当于百万级别的门店抢夺3.3亿汽车保有量中40%的市场。

苦笑曲线的背后,是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心酸:“宁可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收不上工时费就活不下去”、“汽修人的最后一波回血是卖设备”……

以上是今年汽修人的众多心声,也代表着行业的真实现状。

然而,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2023年,很多维修企业没有实现回血,甚至变得愈发迷茫,但也有一批维修企业抓住了机会,趁机加强了护城河。

差异性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在行业整体缩量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局部增量,后者是逆势增长的关键。

作者认为,从2023年延续下去,一直到2024年,汽车后市场的主要应对思路是:抓住燃油车的增量机会、布局新能源车的确定机会。

具体而言,就是以新能源、新流量、新增量为核心的“三新机会”。


新能源:四大业务机会


前年,作者提出新能源售后占位战的观点;去年,全国头部连锁、上游品牌商等各种势力先后布局,新能源陷入全面战争;今年,新能源业务格局逐渐固化,头部企业加速投入,中小企业退回观望。

在宏观格局之外,新能源依然是传统燃油车维保缩量之外的增量市场。

以平均车龄、车企管控力度等因素来观察,现阶段,新能源主要存在四种业务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主机厂和电池厂的授权业务。

授权业务的特性包括大B属性和两端授权,一方面,车主掌握在上游企业而非门店手中,门店只是起到承接流量并提供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核心授权还是来自于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有少部分来自于电池厂商、出行公司等。

从机会性来看,当机会确定时,就代表着已经失去机会,因为在一二线城市,造车新势力基本上被分割完毕,只是三到五线城市还有一定机会。

当然,授权业务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上游主机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造车新势力的存活率。今年威马遭遇资金链短缺,导致大量线下服务网点关门,就是典型案例。

另外,诸如比亚迪等车企,会选择将授权交给原有的经销商体系,因此独立售后的机会更加渺茫。

第二个机会是新车衍生业务。

顾名思义,这块业务机会伴随着新车落地而来,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红利,具体的项目主要是升级轻改,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新能源车的核心成本在三电上,内饰水平普遍较低,需要一定轻改来改善;二是新能源车的底盘调教也不太成熟,需要更换高端减震器等配件。

当然,新车衍生业务的最大风险是主机厂-4S体系拥有原厂数据和技术,因此造成了售后的二次截流,这就要求维修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客户运营能力。

第三个机会是弱车型相关业务。

不同于新车衍生业务下的升级轻改,弱车型相关业务使得主机厂管控力较弱,独立售后的维修企业竞争力更强。

目前弱车型相关业务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精益洗美、贴膜车衣、轮胎底盘、油漆钣喷,有行业人士表示:“10台车贴改色膜,5台是特斯拉。”行业当中还出现了特斯拉拯救改色膜的说法。

然而,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也导致弱车型相关业务出现严重的供给过剩,比如精洗降到39.9元,改色膜跌到2000元以下等。

与此同时,轮胎底盘业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油漆钣喷依然是关系型业务,都未到大规模爆发的阶段。

第四个机会是过保业务。

与燃油车的逻辑类似,新能源汽车过保后,在性价比的驱动下,大量车主会脱离主机厂授权体系,涌入独立售后,行业出现了一个县城养活一家门店的说法。

不过,作者判断,预计要从2028年开始,过保业务才逐渐从授权体系向独立售后转移,也就是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总的来说,新能源业务依然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


新流量:打造线上线下全域服务闭环



流量是今年汽车后市场的关键词,在流量普遍紧缺的背景下,修理厂正在寻求新流量。

回顾过去十年汽车后市场的流量×项目的三次变迁。

在1.0和2.0阶段,无论是利用“1分钱洗车”的方式,还是“99元小保养”的方式,本质上都是用烧钱换流量,也就是所谓的抢客流。那个阶段,行业本身不缺流量,头部连锁企业想让流量集中化。

当下的3.0阶段,流量出现了几个本质性变化,一是流量手段集中于短视频、直播等,二是流量逻辑不再是单一渠道,而是考验全域流量闭环能力,三是主打项目从洗车、保养等入口项目变成底盘等深度养护维修养护,四是代表企业从原来的头部连锁,转向个人IP和部分传统连锁。

在全域流量逻辑下,修理厂或个人IP需要从公域流量思维转向私域流量思维。

抖音生态的公域流量,关键词是推荐、推送和转发,修理厂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来撬动算法,从而增加自己的流量池。

基于公域流量,修理厂或个人IP要进一步向私域转化,微信生态是当下最好的私域生态,其关键词是推送、转发、推荐,并且向自有小程序导流和沉淀。

另外,公众号、视频号、企业微信、朋友圈等,可以和微信生态进行流量的相互转化,提高流量活性。

简单来说,公域流量可以用流量来形容,而私域流量可以用留量来形容。

在流量逻辑转变的同时,汽车后市场的项目逻辑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修理厂设计了明确的入口项目、转化项目以及盈利项目,其项目关系是,入口项目看作是1,盈利项目看作是0,但没有入口就没有后续的转化和盈利。

如今,入口项目和盈利项目的边界变得模糊,所有项目都具有入口的特性,比如在抖音上,镀晶、三膜、治理烧机油等项目成为新的价格战阵地,起到引流的作用。

一方面,修理厂要通过专业和服务,结合一定的低价策略,在客户面前进行展示;另一方面,修理厂还要具有爆品思维,打造自身的爆品,实现以点带面。

当然,在抖音之外,视频号、美团、高德、小红书等流量平台,都成为修理厂新的流量阵地。

不同的流量平台拥有不同的特性和关键指标,比如抖音注重维修案例和故事性,只要击中触点,可能迎来流量爆发,因此完播率、ROI等指标是关键;而美团更注重口碑,流量也相对稳定,因此门店评分更为关键。

可以说,以前修理厂只要懂技术就能赚钱,现在远远不够,除了懂技术,还要懂车主、懂行业以及懂平台,才能抓住新流量时代的机会。


新增量:燃油车6年+的结构性机会



平均车龄一直是汽车后市场项目的底层逻辑,在基础维保缩量的背景下,如今燃油车平均车龄超过6年接近7年,带来了新增量:深度养护换件,这也是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在具体的项目上,轮胎底盘、内饰翻新、治理烧机油、老车整备等是比较确定的增量项目。

目前轮胎底盘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特色单店,四轮定位往往是其特色项目;二是头部连锁,要么在原有门店内加项目,要么推出品牌新门店。

内饰翻新本质上是洗美业务的延续,只不过结合了车龄6年+这个因素,目前奔宝奥等豪华车做内饰翻新的几率更大。

在今年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上,银声科技卢启裕介绍:“我们洗车客单价有3000-5000元和6000-7000元等不同档次,每个月洗车有十几万产值,而内饰翻新的客单能到25000元。”

治理烧机油伴随着抖音的崛起,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的爆品项目,个人IP如苗师傅,区域连锁如国合快车、车宫管等,都在治理烧机油项目上取得成绩。

车宫管孙小辉曾总结过:“烧机油不是单纯的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问题,造成烧机油的因素可能有6-8个点,如果客户预算较低,可以将综合问题进行拆分,一次为客户解决2-3个点,把客单价降低,从而提高成交率。”

老车整备可以理解为内饰翻新的升级版,是对一辆车从内到外,进行彻底的、系统性的整理、维护、维修。

今年汽车服务世界报道过,一位车主花16万元,将自己18年车龄之久的宝马745进行了全车翻新,承接业务的门店,平时主要做车龄十年以上的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色单店,今年华胜也启动了老车整备业务,在9月召开宣导会,当时周大军表示:“老车整备是华胜深度维修产品化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值得门店深挖价值的机会点。”

来说,燃油车6年+释放出来的增量业务,同时具有客单价高和技术含量高的特性。

在参与玩家上,豪华车专修门店和连锁入局速度较快,全国头部连锁也在迅速跟进,而原有的维保为主的社区店,也在通过店中店等项目模式,切入相关业务。

当然,对于大多数门店而言,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老车去哪了?

这个问题可能又要回到流量×项目维度,也再次印证了那个观点:只懂技术的门店,正遭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境遇,拥抱抖音等流量平台,已经是大势所趋。

写在最后:

2023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将迎来结束;2024年,又是扬帆起航的新锚点。

对于40万修理厂,特别是大量单店来说,2024年的经营核心或许在于:不盲目追机会和搞规模,聚焦优势圈,打造细分专业。

作者总结四个关键点。

一是做到小精贵,把门店做小、把项目做精、把工时费收贵。

二是站队流量平台,或者站队主机厂和服务品牌。

三是在各自区域内,要么做到唯一,要么做到第一。

四是四字真经:降(降成本、降风险)、减(聚焦优势项目、高技术高体验项目)、回(加紧回血、血槽加厚)、试(看到机会要行动但不盲目All In)。

愿所有汽后同行,都能在逆风航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作者Gary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