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众新闻 行业动态

定损1351、实际维修7023元,车主起诉获胜,修理厂与保司博弈扳回一局?

时间:2023-12-15   访问量:75


日前,一封车主起诉保司获胜的民事判决书(下称“判决书”)在成都汽修圈引起广泛传播。


判决书核心内容显示,车主发生事故后,不认可保司的定损金额,自行在修理厂维修;而后保司也不认可维修金额,双方产生分歧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基于维修清单、票据和事故照片等,判决保司支付车主维修费用。


640.png


车主胜诉背后,更多的欢呼声其实来自修理厂。据AC汽车了解到,上述车主告赢保司背后,离不开修理厂的配合。而这家修理厂协助车主起诉保司的做法也不是个例,正在演变为一种现象。


“越来越多维修协会开始牵头,鼓励修理厂与车主做好配合,在遇到定损理赔不公现象时,直接诉诸于法律。”一位地方维修行业协会人士告诉AC汽车。


那么,修理厂借助车主的力量进行博弈,能抓住保司的“命门”吗?



修理厂控诉声不断



判决书中提到,保险公司定损1351元,车主及修理厂认为定损零部件并非正规原厂件,无法接受价格。因此车主与汽修厂均未在保司定损单上签字。


640.jpg


而后,车主自行在该修理厂维修,产生维修费用7023元。在庭审中,保司认可修理厂的维修部分,并表示实际定损2300元,已支付2000元给修理厂;但不认可修理厂7023元的维修金额。


双方的分歧很清晰。


保司的定损价格,修理厂无法使用原厂件,否则亏损修车;修理厂的维修金额,保司也不认同,因为该修理厂非合作修理厂,如果全额定损,定价体系会乱套。


说得直白点,若把修理厂换成4S店,7023元的价格就很合理了。


保司要照顾4S店及重点合作修理厂的利益,这在业内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毕竟在保费换送修模式下,保费就是保司的“命门”。


至于非保司合作修理厂,行业里懂得都懂,要么不接保司的订单,要么亏损修车。


一位汽修老板吐槽到,“不跟保司合作的修理厂,被定损理赔压得根本无法生存。同样一台事故车,4S店可以定损5000元,保司合作修理厂定损3500元,非合作修理厂只能定损2000元,如此歧视性的市场行为,监管部门何时出面管理?”


而且,让修理厂颇为头疼的,还有保险公司直供配件。 


“如果是非合作的修理厂,配件采购价约等于平台配件商的报价,修理厂还要亏运费和票钱。有些平台运费高,价值1万元的配件,运费要贴1500元,常常平进平出,还占用送修资源。”


在修理厂眼中,保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其实是一种霸权的体现,只因保司掌握定损“杀招”,注定有人赚,有人亏,有人躺平;不同利益体的处境不同,反抗意愿也天差地别。



修理厂调整反击策略



胳膊拧不过大腿。


保险公司和修理厂这对利益与冲突相纠缠的复杂体,地位本身就不对等。


如今,保司减损压力巨大,只能将枪头对准不受待见的非合作修理厂;而修理厂当下的处境也不容易,经营成本高企、利润空间被挤压殆尽,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这就注定修理厂与保司的冲突会走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AC汽车曾报道过一家被保司吐槽“最难弄的修理厂”,只因该店老板郑志(化名)坚持使用原厂件,不接受保司指定的再制造件、品牌件和修复件被定损员贴上标签后的郑志彻底怒了,选择不再躺平,向当地保司宣战,通过一系列视频,曝光当地保险市场存在的一些乱象。


在大多数修同行看来,郑志的举动值得被点赞。但是靠一家修理厂去叫醒一个“装睡的行业”,似乎不现实。


当然,行业内也出现修理厂群体对抗保司事件。如2022年,杭州260余家修理厂与某保险公司对峙,向后者明确表达了“不验货,不复勘,不回收旧件”的诉求。


当时,这条诉求也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


再到前段时间,长沙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请求当地金融监管局纠正保司事故车维修违法行为,引起行业极大关注。


但是,不论是个体发声,还是群体抗议,以及维修协会牵头呼吁,修理厂终究没有等来想要的结果。


直到这份车主胜诉的判决书出现,修理厂似乎看到了希望——与其和保司直接硬碰硬,不如将双方共同服务的车主纳入己方阵营,这样博弈的天平,不至于完全向保司倾斜。


甚至有维修行业协会呼吁修理厂,要鼓励车主向保司提出使用原厂件的要求,在保司定损价格只能购买副产件的前提下,协助车主走司法途径,而且以车主的名义去打官司,胜诉概率非常高。 


“试想一下,260家修理厂对峙保司若换成260位车主对峙,结果是不是大不相同?”一位业内人士说到。



能抓住保司“命门”吗?



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


立场不同,是非难分。修理厂与保司的利益冲突,如果撇开车主去求解,难有结果。


因为保费由车主买单,车主才是保司的“命门”。


正如一位博主在视频中说到,车主在购买保费时是统一标准,为何在出现事故后,定损理赔却遇到多个标准。那么以后车主在购买保费时,明确出事故后只去修理厂维修,或只用副厂件,保费是否也能打折呢?


这个问题在国外市场已经有了答案,即保费差异化。


这也是大多数修理厂的美好愿望。未来保司不能决定一辆事故车究竟是采用原厂件还是副厂件,选择权交回车主手里。因为当车辆出现事故时,用什么样的配件、对应不同的保费,车主是买单方。


当然,从愿望到变成现实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在行业人士看来,修理厂引导车主起诉保司是打破现有规则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因为起诉并不能从根源上化解双方的矛盾。


AC汽车专栏作者未然表示,事故车问题的第一性原理,不是保险公司卡脖子,而是如何赢得车主信任!当保司和修理厂的出发点都是共同经营好用户时,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一个现实的问题,当无路可退的修理厂纷纷祭出车主这张王牌时,保司如何回应将变得尤为重要。


毕竟,车主胜诉,保司会丢失一个客户;若车主败诉,保司也会丢失一个客户。


事故车赛道注定不会平静,究竟会出现什么新局面,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才能知晓答案。



作者流意

来源|AC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