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众新闻 行业动态

“员工吐槽加班餐难吃”引发的思考:门店如何打赢突围战?

时间:2023-05-26   访问量:141


刚刚过去的4月份,如果说行业热点,各大主机厂价格战一定是吸引大家的重要焦点。


说起价格战,也是汽车后市场从业者的头疼问题。因为价格战往往要投入比日常运营更大的人力、物力、精力,结果往往赔本赚吆喝,搞了个双输局面。


那么汽服门店面对价格战如何破局呢?


大家做过很多研究和讨论,笔者也曾总结分析过很多办法,发表过相关文章。不过今天我想通过浙江杭州某家门店的经营案例,来和各位分享下:如何让主动发起价格战的竞争对手,打电话来“求和”,要求停止价格战?



由员工吐槽加班餐难吃引发



2023年3月份某个普通的工作日,门店员工陆陆续续都下班回家,最后只剩下贴膜师傅老张,老张是个典型的80后汽修人,朴实、能干、吃苦耐劳,直爽,脾气上来万物皆可怼。


按照门店规定,如果加班超过19:00,报备给财务,由财务点外卖安排工作餐,预算20元。老张拿到工作餐后吃到一半,发了条朋友圈(其实是有一些调侃和娱乐的意思):


辛辛苦苦搬砖,把客户服务好,给老板多赚钱,居然TM的安排这么难吃的外卖,实在吃不下。


大老板兼创始人看到这条朋友圈后,立马打电话给财务,交代马上点一份好吃的外卖给老张吃,不设预算。


第二天早上9:30,大老板组织全体管理层召开临时会议,复盘昨天老张抱怨加班餐难吃的问题,大老板直接提出三连问,要求管理层一个一个地讨论解答。


第一问:昨天老张为什么要加班?


回复:因为临近下班时,接到一个客户贴膜需求,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拿车,所以只能加班加点做(很正常,感觉没有什么可复盘的)。


大老板:这是个老客户还是新客户?老客户的话,为什么相关对接人没有提前挖掘需求?为什么没有做好提前预约安排?有没有跟客户沟通其他交车时间?


如果是新客户的话,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客户需求了解?仓促下单后,客户会不会后悔?这么快交车,会不会让客户感觉我们不专业,敷衍了事?


全体管理层陷入了沉思。


第二问:加班餐难吃,为什么要等员工提出来?我们自己没有提前发现?


相关负责人思考了下:我们半年前做过对比,就这家店的口味最好,性价比最高。


大老板:口味最好?谁试吃的?谁认为的?有没有去了解每一个员工的饮食习惯?


半年前的决定?你们自己吃一个东西,半年会不会吃腻?


性价比最高?是用什么跟什么比?用公司花的钱和买到的饭菜比,还是用公司花的钱,跟员工的满意度比?还是跟因为加班要等待的员工家人心情比?


全体管理层陷入了沉默。


第三问:通过这件事情来看,我们商业模式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全体管理层有些震惊。


该店店长(小股东)跟笔者沟通时,满脸自豪说道:我当时是感觉有点恶心的,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但是看到老板平静而又坚定的表情时,我开始顺着他的思路认真思考复盘。


最后,让我觉得这次复盘会比上任何MBA课都管用。因为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所以我们门店无论是从供应链、员工还是客户维度,都做得极致,很多数据远非同行可比。


4月初,离我们5公里某品牌连锁加盟店,在总部号召下发起价格战,我们的应对策略就是:你降多少,我们就比他多降10-60块钱;单价过低的项目,我们直接免费。


笔者:“那你们不亏损吗?如何扛得住呢?”


店长:不亏损,我们只是产品打价格战,除了降到免费的产品,我们供应链都还有利润。但是我们的服务费正常收,特殊情况我们会申请,只付师傅工钱就行。我们的产品好、服务好,口碑积累多年,不是这种近几年火起来的品牌能比的,至少在我们这个区域无可比拟。”



核心内容总结复盘



该店本次复盘会内容,由于涉及到门店具体经营数据,加上老板不同意宣传,所以笔者不能直接贴出来。但就三个核心复盘内容,笔者做下个人总结,干货输出。


第一问:昨天老张为什么要加班?


员工该不该加班,仿佛是个永远会有争议的话题,但是笔者坚定认为并且不断实践:


汽车后市场门店,无论规模大小,本质都是服务型企业;既然是服务型企业,那么效率就是第一生产力。团队中任何一个人,能高效地内外沟通协同、高效地服务交付、高效地复盘总结以及高效地将门店服务理念传递到车主,才是永久的护城河。


在效率为第一生产力的企业,加班一定是“无能”的表现,一定是门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到极致。这才是汽服门店创业者和管理者的终生课题。


第二问:加班餐难吃,为什么要等员工提出来?我们自己没有提前发现?


该店店长分享说:听完大老板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一顿加班餐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门店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人看,有没有真正站在员工角度去考虑问题。


基于这点思考,他们用了三天时间,把门店薪酬绩效体系和福利待遇体系做了全面调整梳理。


比如,出现员工加班情况,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际执行结果还略高)支付加班工资,并且必须当天就发放。发放给该员工指定的家人,并由店长亲自发送一条真心的道歉语音,请求员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问:通过这件事情来看,我们商业模式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这里分享一段笔者和该门店老板的对话(经过整理)


笔者:除了您能够把门店运营成本控制到极低,拥有绝对优势去跟同行竞争外,我还有一点非常好奇。您从业这么多年,为什么只开了这一家店?虽然规模很大,就没有考虑做连锁品牌吗?


大老板:感谢赵老师的肯定。我今年61岁,始终相信“一个人现在做成什么样,这一定是他现在的能力上限。盲目超过这个上限,会带来灾难”。


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能力。可能是我不具备更多年轻后辈运营几十家门店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我不具备和资本科学合作的能力等等。


况且这家店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笔者:非常认可,您这是智慧的决定。但是您的员工怎么办呢?当你这里没有办法给他提供更好的机会时,怎么办?


大老板:我开这家店23年,经营模式变革过多次,这23年有很多优秀的员工和我同行共事过。


我很自豪的是:23年我只开除过一位员工。其他更多优秀员工,当我这里满足不了他时,我会认真地跟他反复洽谈推演,然后毫不保留地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离开时不要回头看我这个老顽固,现在这个行业或者别的行业有很多人做得非常出色。


聊完后,笔者本人的感慨是:毫无保留地培养员工,让每个人优秀到足以离开;真心地对每一个员工好,让他们不会离开;不断升级自己门店的商业模式,给团队更大的舞台;如果到了自己的上限,帮助员工跨过自己,让他们继续向上攀登。


写在最后


这个行业一定属于超级组织和超级个人,其他的无论规模大小,都不会是长久持续经营的正道。这家门店就属于超级个人型的组织,门店创始人的格局、认知、智慧远超常人,非常值得学习。  



者丨赵昕

来源|AC汽车